木桐酒莊全稱木桐-羅斯柴爾德酒莊(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)波爾多一級莊園(1st G C C)。在著名的1855年波爾多分級中,木桐酒莊被列為二級葡萄園莊。但當時波爾多“葡萄園分級聯(lián)合會”也認為木桐在二級中出類拔萃,所以特地列為二級頭名。到1973年,法國破例將木桐莊升格為波爾多一級酒莊,到目前為止也是惟一一座獲此殊榮的酒莊。
名字“Mouton”的起源
木桐酒莊的名字“Mouton”在法語中是羊的意思,今天木桐酒莊的徽章也是由兩只羊組成的,這就讓人想當然的認為,木桐一定是和羊這個動物有一些淵源。事實上,Mouton的拼寫源于加斯科涅地區(qū)方言Mothon,本意是小土坡的意思,意即酒莊葡萄園所處的區(qū)域其實是一片土坡。
木桐酒莊歷史
18世紀初的木桐酒莊和當時的拉菲、拉圖酒莊同屬與當時波爾多的政治明星塞古爾侯爵(Nicolas-Alexandre de Segur),在此后的一個多世紀時間里,木桐酒莊的葡萄酒保持著極高的品質(zhì),一直到1830年代。當時木桐酒莊的主人Brane家族將酒莊轉(zhuǎn)手賣給了來自巴黎的銀行家Isaac Thuret,沒想到Thuret的財富并沒有進一步提升木桐的品質(zhì),常年的疏于管理讓木桐酒莊破爛不堪,酒的品質(zhì)逐漸跟同樣位于波亞克的頂級酒莊拉開差距。直到1853年,Thuret不得不將木桐酒莊以低價出售給剛剛來到法國的Nathaniel de Rothschild男爵。
Nathaniel de Rothschild本是當時一手通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自英國的一支,1850年,他離開故鄉(xiāng)倫敦舉家遷往巴黎,投奔在法國從事銀行業(yè)務(wù)的叔父。出于對葡萄酒的喜愛,僅僅過了三年,他就從Thuret手中買下了木桐酒莊。1855年,拿破侖三世命令波爾多葡萄酒中間商聯(lián)合會制定酒莊分級的時候,Nathaniel de Rothschild剛剛接手酒莊兩年時間,并沒有令木桐酒莊葡萄酒的品質(zhì)有顯著提升,再加上Nathaniel de Rothschild是英國人的事實,促使一向排英情緒嚴重的法國人將這個歷史上一向表現(xiàn)卓越的木桐酒莊劃分為二級莊。
五支箭與綿羊的酒標
1924年,也就是菲利普繼位的第三年,他首創(chuàng)了酒莊瓶裝線。為紀念首次灌裝成品葡萄酒,菲利浦特意請當時著名的立體派畫家讓·卡呂(Jean Carlu),為該年的木桐葡萄酒創(chuàng)作了一幅作品,并放到了酒標上。讓·卡呂的畫,用粗曠的手法繪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頭的族徽、木桐酒莊,還有木桐酒莊的象征綿羊。這個酒標一直延用到1944年。
酒標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
被戰(zhàn)亂逼迫到木桐的菲利普,在1945年終于迎來了二戰(zhàn)的勝利。而恰恰在這一年,木桐的葡萄酒也表現(xiàn)極佳。有感于這雙重的勝利,菲利普遂委托青年畫家菲利普·朱利昂(Philippe Jullian)創(chuàng)作當年的新酒標。朱利昂繪制了一幅以“V”字為主體的畫。在二戰(zhàn)中代表勝利的“V”字穩(wěn)穩(wěn)地立在中央,上面環(huán)繞著橄欖枝,兩旁順風舒展開去的則是葡萄藤。
在此之后,每年請著名藝術(shù)家為酒標創(chuàng)作,成為了木桐約定俗成的習慣,并且一直延續(xù)至今。英國查爾斯王子也曾為木桐畫過水彩畫,上面還寫有:“慶祝英法友好協(xié)約簽署100周年,查爾斯2004?!?
與拉菲的關(guān)系
羅斯柴爾德家族把5個兒子布陣5座歐洲中心城市:倫敦、巴黎、維也納、法蘭克福、那不勒斯,控制歐洲的經(jīng)濟命脈,并且也為分散風險。
許多年以后,在波爾多五大酒莊中,就有兩個酒莊屬于羅斯柴爾德家族:一個是拉菲(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),一個是木桐(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)。倫敦支系的納撒尼爾男爵于1853年入主木桐,巴黎支系的詹姆斯男爵于1868年入主拉菲。算起來,詹姆斯與納撒尼爾還是堂兄弟。
1922年,菲利普接掌木桐后,向主管分級的古老“葡萄園分級聯(lián)合會”提出了木桐升級的申請,然而卻遭到拉菲酒莊堂兄最強硬的反對。于是,菲利普拉開了激烈的葡萄酒價格戰(zhàn),木桐酒莊提高了售價。后來兩家酒莊的關(guān)系漸趨緩和,但公開的來往并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