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色葡萄品種(Teinturier Grape)是指一些果皮和果肉都為深色(紅色)的葡萄品種,這些葡萄可用于與其他葡萄品種混釀,從而為酒液帶來更深的顏色。“teinturier”一詞來源于法語,意為“染色或著色”,常見的染色葡萄品種有三種:紫北塞(Alicante Bouschet)、晚紅蜜(Saperavi)、香寶馨(Chambourcin)。
紫北塞(Alicante Bouschet)
紫北塞是原產(chǎn)于法國的一種雜交紅葡萄品種,果肉呈玫瑰紅色,用它可以釀造出風(fēng)格宏大、口感多汁的紅葡萄酒,主要種植于法國、西班牙、葡萄牙,我國于1892年從歐洲引入山東煙臺。紫北塞通常會與阿拉蒙(Aramon)進行混釀,以提高葡萄酒的顏色深度,也可以釀造出風(fēng)格宏大、醇厚,果味奔放的單一品種葡萄酒。在涼爽的產(chǎn)區(qū),紫北塞葡萄酒的酸度會比較尖銳,與內(nèi)比奧羅(Nebbiolo)相似,適宜陳年;但在炎熱的產(chǎn)區(qū),酒款的口感則會更為柔和,較早適飲。
晚紅蜜(Saperavi)
晚紅蜜又名薩別拉維,它是原產(chǎn)于格魯吉亞的一種紅葡萄品種,起源于格魯吉亞東部的卡赫基地區(qū)(Kakheti),Saperavi在格魯吉亞語的字面意思是“染料”,葡萄皮色素很高,通常會與其他品種混釀以加深顏色和提高單寧含量,此外,該品種還能釀制單品酒,這些單品酒能在瓶中陳放較長時間。晚紅蜜(Saperavi)釀造的葡萄酒色澤深艷,清香幽郁,酒質(zhì)肥碩,瓶貯后酯香濃厚,除釀造干紅、甜紅葡萄酒外,充分成熟時也是優(yōu)良的調(diào)色品種。
香寶馨(Chambourcin)
香寶馨是原產(chǎn)于法國的一種雜交紅葡萄品種,由雜交葡萄品種專家喬納斯·西維(Joannes Seyve)在19世紀60年代初培育而來,歐洲和美國本土葡萄的雜交品種,1963年才有了正式的品種名稱,長期以來它只有品種編號:Joannes Seyve 26205。香寶馨(Chambourcin)不僅能釀造干紅葡萄酒,也適合釀造桃紅或者博若萊新酒類型的葡萄酒,還被用來釀造起泡酒。也常與其他品種混釀,為葡萄酒增添色澤、香氣、酒體和復(fù)雜度。
染色葡萄品種除了紫北塞(Alicante Bouschet)、晚紅蜜(Saperavi)、香寶馨(Chambourcin)以外,還有小北塞(Petit Bouschet)、莫納斯特萊-北塞(Morrastel-Bouschet)、丹科飛德(Dunkelfelder)、諾頓(Norton)、薩爾瓦多(Salvador)等。